为贯彻落实今年3月份国务院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市财政局聚焦中小企业发展痛点,完善“政策直达—精准赋能—权益保障”服务生态,构建全链条政府采购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优化惠企纾困举措,全面释放“政策红利”。严格执行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政策,明确预留比例,对小微企业报价给予10%—20%评审优惠,前三季度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63.65亿元、占比85.42%。全面推行投标“零费用”,免除投标报名费,免费提供交易系统使用及采购文件获取,取消投标保证金。鼓励采购人免收履约保证金,确需收取的,支持以电子履约保函(保险)替代,今年以来全市开函97笔,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超943万元,政策扶持功效持续释放。
二是强化金融赋能支持,激活资金“一池春水”。基于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苏采云”系统及中征平台的信息共享,推动线上“政采贷”业务, 鼓励金融机构为获取政府采购合同的供应商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利率优、便捷高效的金融支持。通过业务流程手册、专题业务培训和高效沟通机制,搭建“银企”合作“高速通道”,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贷款4233万元,惠及企业22家,有效解决供应商融资“难、贵、慢”问题,激发中小企业活力。
三是提速政采资金支付,筑牢企业“权益根基”。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印发《常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通知》,为中小企业资金回笼筑牢制度防线。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苏采云”系统互联互通,上线政府采购合同资金支付预警提醒功能,一旦逾期未支付将自动触发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向相关责任人发送提醒信息。该功能上线以来,已累计提醒合同支付超100起,实现资金支付“零拖延”,为中小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定心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