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财政会计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学术性与专业性定位,在市财政局指导下凝聚行业力量,以规范立基、学术引领、育才强会、品牌赋能四大战略为支撑,为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力量。
一是规范立基,筑牢发展底色。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照市民政局、市社科联有关社团管理的规定,形成涵盖课题管理、成果评审、活动组织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机制。持续规范成果应用评比,坚持质量为用稿第一标准,推行外部专家盲评制度,严把学术质量关,确保结果客观、公正。严格规范学会业务活动,确保各项活动遵循学会章程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活动标准。2019-2021年度学会被评为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模范社团,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连续两届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先进学术社团荣誉称号的团体。
二是学术引领,打造专业智库。聚焦财政会计改革发展热点,扎实深入开展调研,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2018年以来累计形成调研成果1400余篇次,其中省级重点科研课题8项、市级重点科研课题30余项,在《中国财政》《财政科学》等国家级、省级优秀刊物发表文章超100篇次。积极参与全省财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全市优秀调研成果等各项评比,累计获奖40项,其中省级15项、市级25项,多项成果被转化为政策实践,研究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是育才强会,构建培养体系。创新构建“领军人才+研究型人才”双轨培养模式,锻造立体化、多层次财政会计人才队伍。开展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在完成两期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基础上,第三期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正有序开展,累计培育103名行业领军人才,覆盖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全日制高职以上院校、三甲医院、行政事业单位。第一期财政系统研究型人才培养工作圆满收官,学员产出个人课题98篇、读书报告146篇、学习小结294篇。学员获得省级以上荣誉5人次、市级荣誉101人次、区级荣誉19人次。
四是品牌赋能,拓展传播矩阵。持续做好财政会计政策宣传,打造学会调研品牌。每年编发《常州财会》(双月刊)6期,坚持内容质量与传播效果并重。每年编写《财政调研信息》12期,立足常州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多项建议转化为政策予以落实。在全体会员共同努力下,2024年学会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授予全国财政研究、财政科学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财政杂志社授予“三刊两鉴”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地方财政好文章”最受读者欢迎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