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政动态 >> 本局动态 >> 内容
 
常州以政策资本“双驱动”赋能合成生物“链”未来
发布日期:2025-04-03    来源:财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常州以“合成生物十条”政策为基础,持续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集成科创、人才、金融等资源,协同推动合成生物产业蓬勃发展,探索资本赋能未来产业发展创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合成生物相关领域企业149家,涵盖常州伯仪生物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江苏创健医疗等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

一是多维发力建强高水平创新载体。引培重点创新平台,高标准支持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和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对获得国家或省立项的平台给予国家级最高1亿元、省级最高5000万元支持。引育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对经认定的基因测序合成公共服务平台、生物元器件设计平台等市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建设资助和最高200万元绩效补助。目前,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一城三园”快速发展,拥有8家以上创新平台;江苏省合成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常成立,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入选省未来产业典型标准十大案例。提质强企壮大标杆企业矩阵,分类分档支持合成生物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潜在)独角兽和高新技术企业等标杆企业,2024年累计兑付奖励资金520万元。

二是集聚资源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创新主体协同突破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2024年,开展“揭榜挂帅”机制,资助11个项目467.55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715万元;匹配资金47.2万元对“合成生物学”部省重点科技课题提供资助;对研发费用年度增长100万元及以上的16家合成生物企业累计兑付227万元,并兑付350万元支持3项新获IND批文合成生物类药品和1个普通化妆品新原料备案项目。在政策激励下,全市合成生物重大技术“硕果累累”。常州药物研究所的超级蛛丝蛋白项目分子量达556.8kDa,创造3项“世界第一”,重组弹性蛋白项目纯度达99.99%以上。中合基因科技(常州)的基因合成工序从7台设备压缩至1台,已申请7项知识产权,与天津研发中心形成“创新链-产业链”闭环。常州新米生物科技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玉米蛋白含量从7.5%提升至12%,可实现年替代进口大豆3500万吨。

三是筑巢引凤集聚多层次人才。持续实施“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青春留常综合资助”吸引更多合成生物专业人才。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合成生物专项,对市场认可度高的领军型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聚焦战略人才引进,对能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本领域顶尖水平的人才(团队)分阶段给予1000万元资助,2024年对黄和院士领衔建设的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项目给予首期资助,吸引脂禾生物、昊禾生物等知名企业从南京迁至常州落地创新园,构建起合成生物产业“北有天津、南有深圳,中有常州”新格局。创新实施“双岗互聘”搭建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激励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相互选聘高层次人才,2024年共有49个合成生物领域岗位聘用高层次人才,其中,高科技企业42名、在常高校7名;博士占比92%,高级职称占比41%,35周岁占比57%。

四是财金联动强化创新资本赋能。新设首期规模3亿元的启航合物创投基金,加大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支持,引领构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创投生态。截至2024年底,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支持9个合成生物项目,3000万元,带动社会资本1.5亿元。同时,优化创投基金落地政策,鼓励引进对合成生物产业有关键支撑作用的重大基金,最高支持100万元。发掘基金早期投资孵化功能,对累计股权投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2000万元以上且投资期满一年的,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发掘基金早期投资孵化功能,发挥创新资本助企强链作用,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招引合成生物项目近7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84.8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有22家获得了国投基金、深创投、顺为资本、星空资本等创投基金投资,目前总估值113.7亿元。

 
 
主办单位:常州市财政局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4楼    联系信箱:sczjb@changzhou.gov.cn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5681812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仅处理门户网站纠错问题)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0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