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财政局紧扣“成本”关键词,强化成本管控源头作用,建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闭环,多维发力推动绩效与预算深度融合,形成降本增效、厉行节约有效路径,高质量推进财政科学管理。
一是重点评价“核成本”,提升绩效评价服务预算管理“结合度”。更加突出“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于政府专项重点绩效评价,全面分析和评价专项资金的成本控制、产出完成和效益实现情况。加大成本指标和效益指标的权重,重点关注效率低下、效果不佳、成本较高的流程节点,查找成本管控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加强绩效评价与预算资金安排的挂钩衔接,其中,通过6个专项绩效评价结果的精准运用,2025年预算安排较2024年节约超5000万元。
二是支出标准“算成本”,提升成本绩效服务零基预算“精准度”。联合市城管局对公园管养领域试点开展成本绩效分析,深度解析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划分与业务直接相关且必要的成本支出,分析重要工作节点的合理性与效率性,挖掘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本优化空间,通过业务优化进行成本重塑,力争实现同等产出和效益下的成本最小化。试点效果较为明显,综合节约率达到11.14%,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三是目标评审“问成本”,提升绩效目标服务预算安排“匹配度”。编制2025年预算时,将预算评审与绩效目标评审有机结合,针对“危污乱散低”治理、和美乡村、人工智能(算力应用)等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大的8个专项资金进行重点评审,并邀请多方专家参与论证。目标评审重点关注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之间的匹配性、预算规模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匹配性、成本控制的方式方法,并对绩效目标是否通过、预算规模是否合理给予专业建议。通过将成本概念植入目标评审,核减资金规模1.6亿元,项目最高核减率达到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