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我市以设备更“新”提“质”驱动产业高能级跃升
发布日期:2025-07-02

近日,我市首笔中央财政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资金成功到账企业,有力支持企业降低设备投入融资成本。今年以来,为激活设备更新对提质再造生产流程、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市财政局联动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工具箱,有效化解企业“不愿改、改不了”等痛点堵点,全力支持企业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更新设备,驱动产业变革与能级跃升。

一是分类细化补贴,助企加力上“新”。围绕提升基础能力支撑、配强高端技术装备、加快数字化转型,给予多维度财政补贴支持。就企业开展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材料、工业基础软件、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产业技术基础等“五基”领域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对设备及软件投入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最高按设备及软件投入的15%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围绕“1028”产业体系重点支持高端化技术改造,对设备及软件投入1亿元以上的示范项目,按不高于设备及软件投入的10%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实施500万元以上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的企业,最高按项目投入的5%给予单个企业最高200万元支持。

二是多级贴息支持,助企降本上“新”。用足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答疑、组织申报等工作,引导支持更多项目纳入中央和省贷款项目储备库,降低企业设备更新成本。强化统筹支持,对我市获得省制造业贷款贴息的,配套给予1个百分点的支持。通过政策叠加,符合条件的项目最高可获得2.5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支持。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支持60余个项目获得贷款贴息1440余万元,拉动项目投资总额超87亿元。强化资金管理,建立贴息工作台账,提升全过程跟踪管理水平,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

三是担保精准撬动,助企增信上“新”。购置更新设备资金需求量大,为疏通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形成“企业敢投、担保愿担、银行能贷”的良好局面,我市多措并举用好江苏“设备担”政策,明确把企业所购置更新改造的设备作为反担保抵押物,单户企业可最高获得5000万元担保额度。对符合条件的“设备担”业务,通过省市两级联合实现对担保费100%补贴支持,企业无需自行承担;对纳入风险分担体系的“设备担”业务,再担保费由省财政给予补贴。截至5月底,我市累计为93户中小微制造企业提供“设备担”融资服务4.49亿元,常州“设备担”地区投放量、获省级补贴资金量均居全省第一。


 

主办单位:常州市财政局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4楼

电话:0519-85681812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0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