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财政强化数字治理创新打造政府资产全域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25-04-09

近日,2024年度常州市政府数字化转型特色创新评选结果公布,市财政局“政府资产全域智能化管理服务”项目再次荣获“转型引领奖”,彰显了市财政局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深入探索和显著成效。

近年来,常州市财政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和《财政部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创新实施政府资产全域智能化管理服务,通过数据融合、比对预警、业务联动、渠道贯通四大特色做法,实现摸清家底、职责清晰、动态监管、撮合交易的工作目标,在我市国有资产长效规范管理、国有不动产确权和账外资产入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数据融合,摸清存量资产底数。打破信息系统不贯通、数据标准不一致、业务流程不统一困局,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融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云平台和企业国资监管平台原始数据,建立政府资产全域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国有资产标准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引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土地规划审批数据、区域租金评估模型,增强资产盘活利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2024年汇聚资产数据28428条,清查资产价值474.46亿元。在底数清晰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可视直观全局,围绕资产状态、资产区域、房产性质、取得方式、产权情况、资产排名等关键资产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全市国有资产情况,提升全市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二是比对分析,建立多维预警模型。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围绕关键资产经济效益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全市资产经济效益状况,统筹掌握不动产市场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按照“数据融合—比对分析—风险预警—处置整改”管理链条,构建9类预警模型,根据全市资产经营情况,围绕资产具体使用情况、审批程序履行情况、资产收入上缴情况等,设置19条关键指标,对政府资产进行数字化预警监管。通过收集资料信息,监控风险因素变动趋势,评价风险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及早采取预控对策。

三是业务联动,打造数字化公物仓。打破资产体内循环传统思维,打通资产云与国资监管平台之间的数据通道,将市属数字公物仓覆盖范围拓展至全部国企,实现资产主体、受让主体、监管主体之间信息透明,推动国有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之间的有效流转,破解单位间资产配置不均衡、调剂使用不便捷等难题。配套出台《常州市市级国有资产公物仓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资产归集、周转、调剂、租赁、循环利用、捐赠、报废等全流程管理要求,为切实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和调剂使用,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渠道贯通,撮合资产市场交易。充分利用住建部门房产推广平台和E交易平台,实现多渠道、高效能利用闲置资产。将闲置国有资产统一推送至住房一体化系统,并投放至“常州住建”、小牛、贝壳、袋鼠等房产平台增加市场曝光度,同步进行价值评估,采集市场关注度及购买、租赁需求等数据。比如,对接E交易平台,推送以出售或拍卖方式进行处置的资产;对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送待出租待出售资产,利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盘活处置水平,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主办单位:常州市财政局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4楼

电话:0519-85681812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0

苏ICP备05003616号